k1体育今年北京首个万人规模体育赛事开门红
k1体育昨天,2021年北京国际长跑节暨北京半程马拉松在广场鸣枪起跑。 本报记者 潘之望摄
本报讯(记者 陈嘉堃)昨天上午7时,2021年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在广场鸣枪开跑。这是北京今年举行的首个万人规模的体育赛事。在赛事迎来创办65周年之际,选手们跑出了优异成绩,男女赛会纪录双双被打破。
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起源于1956年举办的北京春节环城赛跑,至今已走过了整整65年历程,生动记录并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长跑运动的发展史,不仅被评为“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今年还被评为“世界田联标牌赛事”。
此次,北京半马组委会科学评估疫情风险、坚决贯彻防控要求,不仅对参赛人员做了严格的限制,而且还对赛事场地及主要功能分区进行了消杀,制定了系统的防疫措施,并配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资。起点入口处设有集人脸识别和测温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检测设备,检测通行效率大为提高,能够保障参赛选手快速入场,最大程度减少拥堵。裁判和志愿者指导选手按照现场点位间隔而站,左右两侧和前后排均保持了1米的社交距离。
本次赛事组委会特别邀请了参与冬奥筹办工作的跑步爱好者们担任赛事官方领跑员,在赛道20.22公里处新增设了计时点,并设置“奔向2022”冬奥合影景观,号召广大选手携手跑向2022,积极投身“三亿人上冰雪”热潮,助力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为“双奥城市”添彩。
在后勤保障方面,组委会在5公里至20公里区间内,每2.5公里设置一个饮水站,共提供近10万瓶饮用水及功能饮料,以及能量胶、盐丸、香蕉、糕点等丰富的补给。赛道沿途共设置7个医疗点、16辆救护车、50名急救观察员、30余名AED紧急救援队保障人员、近300名医疗观察志愿者、8家后备保障医院及百余名医务人员,全力保障选手安全顺利完赛。组委会还携手中国银联招募了1000名“银联云·智能马拉松”体验官,比赛期间通过全程佩戴心率臂带设备实现运动轨迹和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为赛事再添科技色彩。
除了普通跑者参与外,本次比赛邀请了杨定宏、彭建华、关思杨,金铭铭等精英选手参赛。男子组的冠军争夺极其激烈,彭建华、杨克古、杨定宏形成领先军团,三人之间的差距一直没有拉开。直至最后50米,彭建华凭借极限冲刺夺得冠军,成绩为1小时04分53秒。杨克古、杨定宏成绩分别为1小时04分55秒和1小时04分56秒,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三人的成绩都打破了2019年由刘洪亮创下的1小时05分24秒的赛会纪录。金铭铭成为首个冲线秒打破女子赛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本报讯(记者 赵鹏)昨天上午,2021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作为今年北京举办的首个万人规模赛事,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同时严防替跑等问题成了重中之重。当天,100台集人脸识别和测温功能于一体的人脸核验终端首次集体上岗,实现了对此项赛事的科技赋能。
今年组委会坚决贯彻疫情防控要求,引入科技创新手段用于赛事保障,汉王科技集人脸识别和测温功能于一体的AI智能设备,成为了北京半程马拉松官方采用的首批集防疫安全与身份核验于一身的专业设备,为本次赛事提供安全保障,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技赋能赛事防疫取得的成果。
这次赛事首次采用了100台汉王AI人脸识别测温终端,应用于赛前领物,比赛日选手入场,完赛选手颁奖发放,控制中心管理等各环节,保障了组委会对参赛人员身份信息等大数据的智慧高效管理。
当日在入场时,参赛选手依次通过设备进行人脸识别完成资格身份核验,并同步检测体温识别高危人员,核验结果通过语音播报,助力选手得以快速认证通行。
与此同时,系统大数据可进行人流量统计分析,控制人员聚集,并在快速提高检测通行速率的同时,降低赛事的“替跑率”,提升赛事的科技管理水平。此前这一智能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管理系统已多次服务于70周年国庆盛典、金砖峰会、“一带一路”峰会、G20等重大会议。